
类别: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:2025-08-04 03:38:51 浏览: 次
就连一直号称“夏天不用开空调,通风就行”的东北农村,也被39°的高温折磨得没脾气。
数据显示,在六月最后一周,黑龙江省的空调线%;吉林省增长幅度也高达788.4%。
美的空调子品牌华凌空调被抢成了爆款,老王者海尔、新玩家小米销量双双起飞,而另外一个空调圈的熟面孔:奥克斯空调,也打算趁着这波热度,再度冲击上市。
作为曾经能和格力、美的、海尔三巨头同桌吃饭的国产空调大牌,奥克斯空调一度是平价市场里的空调王者,号称“全球第五大空调供应商”。
熟悉奥克斯的消费者可能还记得2015年前后奥克斯和格力之间的“专利大战”,可以说在小米之前,奥克斯一家承担了董明珠的大部分怒火。
如今,奥克斯重启上市计划,但在这种“前有堵截,后有追兵”的情况下,奥克斯的突围路,能顺利走下去吗?
彼时,春兰空调以先行者的身份向有钱人们介绍了空调这一新鲜玩意,也为大批失意生意人点亮了明灯。
郑坚江算是创业老手了,只不过在奥克斯之前,他手上只有一家负债20多万的钟表厂。
1994年在靠电子表生意盘活表厂后,郑坚江决心闯入当时还很奢侈的空调行业,成立奥克斯空调。
在当年的商场里,空调可是绝对的奢侈品,进口的松下、三菱等空调动辄数千甚至上万元,几乎是一个工薪家庭大半年的收入来源。
国产空调虽然相对便宜,但价格也不遑多让,诸如格力、春兰等品牌,也都只有小康家庭才能用得起。
于是,奥克斯自打出生起,就瞄准了更多买不起空调的普通人,用现在的话说就是“穷鬼空调”创始人。
但是受限于时代发展,七岁前的奥克斯空调一直都不温不火,直到千禧年后,奥克斯决定站出来“掀桌子”。
当年,奥克斯入驻首批20家免检空调企业名单,于是奥克斯顺势发布了《空调制造成本白皮书》。
白皮书中提到,其品牌一台售价1880元的1.5匹空调,制造成本1378元,营销成本70元,相当于净利润才52元。
而在此基础上,奥克斯更是一口气宣布旗下空调进一步降价20%,直接化身为空调界“价格屠夫”。
就此,奥克斯一直保持着“2500元以下平价空调”领域绝对老大的姿态闯荡市场,在格力、海尔等巨头手里抢饭吃。
格力一向以“掌握核心技术”的技术狂魔身份闻名,而当技术狂魔对上价格屠夫后,冲突自然难以避免。
于是从2015年起,格力空调就多次以“侵犯专利”为由起诉奥克斯,一开始奥克斯根本无法招架,赔偿金额从230万元到4000万元逐渐递增。
2018年,奥克斯终于决定不忍了,斥重金从日本东芝公司手中购买了压缩机专利,转手起诉格力空调侵权,要求赔偿近2.2亿元。
在法庭之外,董明珠也多次炮轰奥克斯,先是怒斥奥克斯“挖墙脚、偷技术”,随后又举报奥克斯空调参数虚标。
两大品牌互撕,甚至已经闹成了延续数十年的行业连续剧,2023年4月份奥克斯和格力案件开庭审理的时候,甚至吸引了6万人在线吃瓜。
尽管二者的缠斗还未迎来大结局,但相比于千亿营收的格力,奥克斯的营收规模只有其一半不到,长期打下去,奥克斯也身心俱疲。
从2015年到2019年,奥克斯的空调营收从当初的85亿上升到249亿。
除了“价格屠夫”的身份,奥克斯的弯道超车方法很简单:梭哈线年前后,中国的电商领域才刚刚进入高速发展期,远远没达到如今的阶段。
诸如空调等价格不菲的家电,更是极度依赖国美等线下渠道,电商的影响力仍不算强。
此外,一直靠低端+线上玩法的奥克斯也想要寻求突破,于是决定在2019年开始慢慢回归线下,布局三线及以下城市的下沉市场。
以如今的视角去看,押注下沉市场,重电商渠道几乎是所有家电品牌都在出的牌。
其实早从2015年起,奥克斯就在布局出海了,几年内接连进驻了巴西、越南、泰国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气候炎热、经济发展受限的东南亚、拉丁美洲等国,正是奥克斯大展拳脚的地区。
在2022年、2023年,奥克斯的营收分别同比增长17.89%、27.16%,虽然仍然没能回到2019年的巅峰,但也是冲劲十足。
自打诞生起,奥克斯就主打平价空调,但发展至今已有三十多年,奥克斯的销售主力仍然是2500元以下的低端空调。
而奥克斯的研发投入也相对匮乏,2024年数据显示,奥克斯全年研发费用仅为7.10亿元,占全年营收的2.4%。
奥克斯虽然早就开始布局出海,但一直以来,都是以和国外大牌合作的ODM业务模式为主。
所谓ODM业务,其实就是代工贴牌,在2023年、2024年,奥克斯的ODM业务收入就占了全年营收的41.1%和48.5%。
一旦所在市场的本土品牌有所突破,奥克斯赖以为生的低价护城河,也会被迅速击穿。